傅抱石的中国画艺术

2021年08月27日 本文来自:《美术》1980年第7期 作者:伍霖生

一、抱石斋、抱石山斋

傅抱石先生于清光绪30(公元1904)8月生于江西南昌市一个穷苦人家。幼年刻苦好学。他家邻近有三家店,是他少年时期的社会大学。一是东邻刻字店,抱石先生从那里知道了赵之谦,并从一本残缺不全的《二金蝶堂印谱》中学习篆刻艺术。在艺术道路上,他的篆刻艺术最先露头角,三十年代留学日本,他的篆刻已享有盛誉。二是一家旧书店,各种新旧书籍成了抱石先生最好的朋友。他先是站着看,后来熟悉了,店员让他坐着读。天长日久,他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老板,允许他借书回家,在深夜抄录和背诵。笔者曾见过抱石先生当年用蝇头小楷、极其工整地抄录的毛边纸线装的《历代名画记》全文。他早期的几本美术史著作,部分资料参考都是来源于此书店。三是裱画店,经常有不少名家书画挺托在纸壁上,后进还有个复制名家真迹的作坊,雇用五六位画工和一位书法先生,还收藏有宋、元、明、清以来许多中国画真迹,以作蓝本。画工中一位姓左的师傅,专门复制石涛的画,对石涛很有研究,抱石先生经常拿自己临摹的画稿请左师傅指导,这位老画工便是抱石先生的启蒙教师。

抱石先生在临摹学习中,渐渐发现许多山水画中陈陈因袭的摹古画风,造成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束缚了山水画的发展;而石涛的笔墨得自真山真水,生动而又气度非凡。从此,他开始研究起石涛来。他将《苦瓜和尚画语录》中一些精采章句,用中字正楷抄录张贴,作为座右铭,下面题款“抱石斋主人傅抱石恭录”,这大约在辛酉(1921)年,是他第一次自号“抱石斋主人”,说明对石涛崇拜的心情。傅抱石先生原名傅瑞麟,四十多年来大家只知道傅抱石,却无人知道傅瑞麟了。

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抱石先生的画处于临摹时期,临摹过高克恭、查士标、龚贤、梅瞿山、倪云林、恽南田、吴历、程邃、石溪和陈老莲等诸家的真迹,而临得最多的是石涛。一九三三年抱石先生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又遇到对石涛甚有研究的桥本关雪等人士,并见到一些流传在日本的石涛真迹。他在四十年代出版的《石涛山人年谱》自序中说:“余于石涛山人,可谓痴嗜甚深,无能自已。”石涛确实对抱石先生一生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

抱石先生去日本留学在帝国美术学校专攻雕塑及东方美术史、并继续研究篆刻与中国绘画时,与郭沫若同志交情甚笃,在师友之间。1936年抱石先生回国,由徐悲鸿先生荐介到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不久抗日战争起,郭老回国,在三厅主事,抱石先生随郭老任秘书职,后来转湘桂入川到重庆。抗战中期,三厅被国民党政府解散,抱石先生又回到迁至沙坪坝的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从己卯至丙戊(19391946)八年之久,抱石先生定居在重庆歌乐山的金刚坡,居处取名“抱石山斋”。这正是抱石先生3543岁,是他艺术发展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郭老创作历史剧《屈原》时,他们常一起研究有关屈原的史料,分析《离骚》、《九歌》等屈原的作品。这启发了抱石先生,他先后创作了《屈原》、《屈子行吟图》以及《山鬼》、《湘君》、《湘夫人》等作品,为借以表彰抗日战士的业迹,又创作了《国殇》。1943年春,抱石先生去重庆南温泉,途遇宋美龄等人出行,排场极度煊赫,他气愤极了,立即联想到杜甫的《丽人行》中诗句:“长安水边多丽人……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瞋。”归而创作了《丽人行》巨幅人物画,以寄托他愤世忧国之情。抱石先生的人物画,远师陈洪绶,后逐渐脱开他的影响,自成脉络,特别对人物眼神刻划,深有研究,形成他自己画法特点,故他的人物画深得传神之妙。

抱石山斋在歌乐山东麓,山峦起伏,山田连陌,郁郁葱葱,终年云雾缭绕。抱石先生常步行去上课,来回十多里山路,都是滃蒙多变的蜀山烟云,为抱石先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山水画创作素材。八年中,抱石先生又走遍了山城上下,长江两岸,以及成都附近的青城山、峨嵋山、凌云山、乌龙山、都江堰、岷江和大渡河。这些气势磅礴的祖国河山,都成了他提笔即出的胸中丘壑。四川雄伟山川孕育了抱石先生这枝生花之笔,这时期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也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他独特的风格。1944年在重庆举行个人画展,他的艺术获得了中外人士的赞美,被公认为当代优秀的山水画家之一。

二、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

解放以后,抱石先生的艺术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他除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授职外,还兼任江苏省美协分会主席。后来他离开南京师范学院,主持江苏省国画院工作,同时担任全国美协副主席,又被推举为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这些从政治上的信任爱护和培养,给抱石先生极大的鼓励,他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一片忠心,更加激发了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热情。

抱石先生深深懂得,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有党的领导、教育和培养,有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指引,自己艺术上的宏愿才能实现。他早年在江西时受到石涛绘画理论的启发,很想周游名山大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在旧社会连生活都无法维持,只是空想而已。解放后,一切都实现了。他“到真山真水中去,体察、研究和感受,提高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把从自然界得来的真挚感受,用自己的笔墨表现出来,抒发自己的感情。”1957年,抱石先生又有机会到东欧诸国去访问写生,接触西方艺术和西方艺术家,拓阔了眼界,并采用中国传统技法表现西方景物。

60年到62年之间,他跑遍祖国南北许多地方,一路上写生,与各地美术家交流经验。尤其是1961年的东北三省写生,是抱石先生收获最大的一次,他评价为“兹游奇绝冠平生”。镜泊湖和长白山天池的景色,是江南长大的抱石先生无法想象的,也使他的山水画造诣达到新的高峰。

这些经历,不仅为他在创作上提供素材,更重要的是接触到新的现实生活,促使他思想上产生变化,感情上得到启发。正如他在归来所写的体会中所说:“现实的教育使认识提高了,思想产生了变化。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从而正确地继承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创作主题内容,同时它又是时代的脉膊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他逐渐地认识到中国画笔墨技巧的提高与反映时代精神相适应的问题,这是非常可贵的。正如他所述:“……几次深入生活都给人以新的体会和启发,这就推动我思想上尖锐斗争——对自己多年拿手的(这是习惯了的,也是长期以为较好的、一直不断取得一定好评的)‘看家本钱’产生了动摇,这是新的起点。这种动摇不是说看家本钱一无是处,原有笔墨技法一概不能用,决不是如此。而是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找补充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中国山水画的要求是写“山水之神情”,而不是“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王微:《叙画》)山水之神情,时代的新意,只有作者感受到了,才有可能在笔墨中反映出来;绝不是小桥流水、夕阳古道加上一辆拖拉机,崇山峻岭中加上现代化的建筑,改帆船为大轮船,加点红,添点绿所能解决的。新意不仅体现在立意(即内容)之中,而且也体现在整幅的用笔用墨之中。新意不仅体现在画什么的问题上,而且体现在怎样画的问题上。中国画的笔墨是为充分表达意境而服务的,新“意”又出以妙“笔”,意与笔相发,才能画出好作品。

抱石先生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笔墨技法与生活的关系,作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说:“绘画究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就是依靠艺术形象说话的。笔墨技巧的重要性是不待言的。古人为了画好松树,尚不惜在深山幽谷之中往来多少年,画了数万本。很显然,笔墨不高,还谈什么艺术呢?但是它必须从生活出发,从主题内容的要求出发。仅仅认为只有掌握了传统的笔墨技巧,便走遍天下画什么也有办法了,这是不可能的。果真如此的话,这种笔墨技巧,便是僵死的,程式化的。画出来的作品也是没有激情的,千篇一律的,更谈不上什么意境了。”民族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抱石先生常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待细把江山图画”题画,他说过:“待细把江山图画,我在‘细’字上做了一辈子功夫,活到老,学到老嘛!”他四十年刻苦努力于中国画创作的实践,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对民族传统笔墨技法有深湛的研究。在这方面他的贡献也是杰出的。

先从他的皴法谈起吧!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用来表现山石的画法。历代画家结合表现对象的特征,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皴法。抱石先生生长在江西,它三面环山,又有长江、赣江、鄱阳湖,可谓山明水秀之乡,历史上曾孕育了董源、八大山人这些著名的画家。抗日战争期间,抱石先生又在四川一住八年,四川的山岳不同于江南,气势雄伟,云雾湿润,既有华茂的树木,又可见裸露的山骨,地质结构的变化特别清楚。宋代郭熙曾在《林泉高致》的《山水训》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抱石先生跑遍了四川各地进行写生研究,则认为皴法要兼有山的势和质,缺一而不行。四川山岳有石质的,有土质的,也有半土半石质的,还有一种因长期风化而形成马牙交错嶙峋状的石质山。抱石先生不满足于用古人已有的皴法去表现山峦的变化,经过不断实践,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变化多姿的用笔有直有横,有折有圆,有粗有细,有重有轻,有虚有实的一套表现山石的方法,我们称为“抱石皴”。抱石先生在艺术上的成功,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条件——人的内在素养。一个艺术家“行万里路”是一方面,“读万卷书”又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真所谓“烟云生于腕底,波涛起于胸中”。他所以能有那种“气势雄远,神韵幽闲”二者兼而有之的艺术效果,不能不从抱石先生各方面的素养上去找原因。我们可以从他大量的四十年代的作品中,找到他早期不断在技法上探索的痕迹。1960年二万三千里写生,1961年东北写生,在笔墨技法上都有新的发展推进,他的“抱石皴”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了。1961年创作的华山图《待细把江山图画》则是研究“抱石皴”比较典型的图例。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唐人形容四川多夜雨的诗句。四川山区气候多变,崇山峻岭中的雨景,使山峦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好风催雨过山来”,古人经常用诗句来描写山区美丽的雨景。抱石先生很喜欢山区的雨景溟蒙多变。他不断用水墨去描绘它,逐渐地创造出一套画雨的特技。抱石先生画雨景除用特殊的皴刷渲染方法外,更注意山势雨意的变化,以山势烘托雨意,产生深邃厚重的效果。《潇潇暮雨》和《万竿烟雨》就是抱石先生描写巴山多雨的典型作品。这两幅画,风格独特,气象万千,实在耐人寻味。

抱石先生还创造性地发展了山水技法中的“点法”,提高了“点法”在山水画笔墨技法中的作用。“点法”在过去的中国画技法中常被忽视。石涛老年时期曾强调“点法”的重要性(见石涛为刘石头先生画上题文),抱石先生继承了这方面的成就,同时又发展了它。他常用的是“破笔点”。这种大小相间,轻重穿插,疏密多变的“破笔点”,用来点树,点石,点山,点云……更重要的是用“点法”统调全画面的轻重变化,用“点法”活显全画面的神韵,用“点法”分清山岳的脉络,加强画面的景深效果。他说过,“点法活,全画神韵生。”“点法”在传统山水画技法中发展到米芾父子的“米家山水”,曾达到很高的造诣。米家山水惯用大横点。石涛发展了它,强调“点法”的变化,取得新的效果和成就。抱石先生又从石涛技法理论中领会“点法”在整个山水技法中的重要性,巧妙地与他的皴法结合起来,构成了与众不同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我们还必须提到抱石先生的“墨法”。他最大的特点是用墨与设色有机联系起来,他把水、墨、彩三者密切结合,泼墨挥洒,浑然一体。这是抱石先生笔墨技法的另一个创造。由于他非常重视画面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特征和晴雨雪雾等各种气候变化,强调气氛,强调笔墨韵味,所以就必须在“墨法”上下功夫。他主张“墨即色,色即墨”,反对“墨碍色,色碍墨”。他画时,常在墨中加色,色中加墨,此称“破色法”或“破墨法”,取得墨与色相得益彰的效果。他每次作画,需准备大量浓墨,用硬毫大笔泼墨上纸,一色之中,化为众色,浓淡深浅,层次毕显,那真是进入了“山从笔转,水向墨流”(恽南田语)的自由境界。所以从“墨法”角度上分析,抱石先生是深深领会传统技法中“运墨而五色具”的窍诀的。

抱石先生画水的技法,也是很有创造性的。古人画水一般都是用“勾水法”“网巾法”来处理,他对此很不满足,经过长期描绘祖国的大江、河流、水库、湖泊、瀑布和流泉等等,创造出一整套画水的方法来。古人一向有“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的说法,说明水的处理在整个山水技法中是极为重要的。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抱石先生用来表现流泉、瀑布等汹涌澎湃水势的“皴水法”,他用侧锋皴擦画水,着重刻画水流的动势,效果极妙,有人赞扬说:“抱石画水,如闻其声。”

抱石先生对于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深有研究并善于分析提高,通过长期实践,总结了一套山水画的技法理论。以上只是摘其部分略加分析,另外如“中国绘画的章法问题”,“中国绘画的透视研究”,“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研究”等等抱石先生都有专文研究论述,不是本短文所能一一引述。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也是卓越的。

三、“往往醉后”

在抱石先生的画幅中,常常喜欢盖一方朱文“往往醉后”的闲章;大家都把这方图章与他的嗜酒联系起来。固然抱石先生酒量是有名的,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忧民愤世与杜康结下了不解缘,直到晚年,这是事实。但他画上的这方图章却另有含义,图章中的“醉”字,并非酒醉的“醉”,而是“立意触情”的意思,是表示“激情”的程度,表示激情的升华。石涛说“画受笔,笔受墨,墨受腕,腕受心。”意思就是画要出于内心,要有从生活中得来的创作激情,才能出好笔墨,才能使艺术产生特有的感人力量。恽南田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抱石先生也一向强调要用“感情”画画,而不能单纯用“技法”画画,没有感情的艺术是没有灵魂的。抱石先生经常对我们谈他的切身体会:“当画家们深入到生活里面,面对着今天日新又新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能够无动于衷,没有丝毫感受?不能,这是绝对不会的,也不合常情的。我认为,画家的这种激动和感受,就是画家对现实所表示的热情和态度,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画家赖以创作,赖以大做文章,大显身手的无限契机。”“那次上东北长白山,站在山岭上,第一次见到那样无边无际、郁郁苍苍、浩浩瀚瀚的‘林海’和雄壮、奇特的‘天池’,的确令人陶醉,心里激动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把所感受到的画出来!”又如去贵阳黄果树大瀑布那一次,“车子一转弯,气势非凡的大瀑布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又惊又喜,激动得不得了,望着大瀑布简直如痴如呆地醉了。因为你是画家,你有炽热的感情,遇到这种场面,非激动不可,非醉不可!对山水画家来说,深入生活,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他又说:“我们要到生活中去找,‘醉’意,有‘醉’才能有深邃的感受,才能使你的创作出现新的面貌。这种‘醉意’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找到,如果整天关在家里,闭门造山造水,仿某家笔意,是永远不会有这方面体会的”。抱石先生的这些话,说明了“往往醉后”的真实含义,即是指艺术创作是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深切感受的形象再现。

四、生命匆匆艺术永在

抱石先生19659月逝世,他匆匆的六十一年生命给祖国民族艺术宝库增添了丰富的硕果。其中,他1959年与关山月先生合作的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不仅画幅巨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一幅画面中表现出幅员辽阔、气势雄伟的祖国河山,也是前人所未尝试过的。傅、关二位通力合作,胜利地完成了这一震古铄今的艺术创作,又是建国以来唯一由毛主席题字的中国画,真是作者莫大的光荣。抱石先生是位多产作家,除大量作品分散在国内外博物馆,国内各地大宾馆和私人收藏家珍藏着外,身边还遗留中国画作品近五百幅,其中八尺至十二尺的大幅作品几乎占五分之一左右,其中很大部分未经发表;已经完成而未发表出版的文字著作近五十万字,未完成的研究文稿还有十余篇。抱石先生如果不是过早地离开我们,再能工作二三十年,那他将为我国的艺术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对此常常使我们无限惋惜!

如今文化艺术随着实现四个现代化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曾经在中国画艺术上有过卓越贡献的傅抱石先生将被人永远怀念!